出品丨搜狐焦點長沙站

盡管2021年黑天鵝和灰犀牛層出不窮,長沙樓市依然維持了穩(wěn)健的基本面。根據湖南中原研究院的統(tǒng)計,2021年長沙商品住宅市場走出“先熱后穩(wěn)”的曲線,全年整體供銷比為0.98,供銷實現均衡,成交較去年上揚1%。

一、供銷均衡,新房去化周期為8.1個月

湖南中原研究院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1年長沙內六區(qū)新建商品住宅供應面積1456萬平方米,較前一年回落11%;成交面積1483萬平方米,較前一年上升1%。

2021年,長沙樓市上半年熱度更高,明顯呈現供不應求的勢頭。上半年內六區(qū)新房供應684萬方,成交達到821萬方。步入下半年后,成交開始疲軟,成交僅為661萬方。全年度供需仍然達到極致平衡。

近年來,長沙樓市去化表現一直可圈可點。自2016年3月以來,內六區(qū)已拿預售證未成交住宅量始終低于1千萬方,周期控制在10個月以下。截至2021年底,內六區(qū)新建商品住宅庫存量為889萬方,去化周期為8.9個月。

二、“大室”所趨,改善型產品持續(xù)走俏

在“房票”緊張的情況下,改善型需求在2021年進一步得到釋放。內五區(qū)新建商品住宅主力面積段成交集中在130㎡-144㎡區(qū)間,總價段在120-180萬區(qū)間。但144㎡以上、200萬以上占比明顯上升,反映出客戶對于改善產品需求擴大,總價承壓力進一步加強。

湖南中原研究院的統(tǒng)計顯示,2021年內五區(qū)160㎡以上大戶型各項指標上浮明顯,供應與銷售量較2020年均增加70%以上。大戶型改善型產品離不開銷離不開地段、品質與配套等優(yōu)勢的加持,因而項目間的分化進一步加劇。

值得一提的是,12月長沙樓市掀起了一大平層熱。隨著華潤長沙悅府、旭輝鉑悅湘江、城發(fā)恒偉·洋湖映2009等一批爆款大平層的入市,在歲末卷起一股“豪宅風云”。

三、紅盤減少,精裝限價盤表現亮眼

2021年,長沙六區(qū)一縣集中開盤項目基本與2020年持平,總推量與盤均推貨量同比齊跌,為近三年最低值,上半年市場較為活躍,支撐整體認購率同比小幅上行,仍在榮枯線上徘徊。

2021年,長沙樓市月均開盤去化率為60%。與前兩年相比,開盤去化率達到90%以上的紅盤數量明顯減少,僅分布在9個熱點板塊,62%的紅盤價格在高于板塊均價時仍能實現熱銷。

值得一提的是,紅盤純精裝出售占比達77%,在有限利潤空間下,房企通過精裝實現溢價。與此同時,73%的紅盤為限價項目。優(yōu)良的教育資源、便捷的交通配套、頗具的特色產品線打造等因素為紅盤加分賦能。

四、分化加劇,2021競爭更趨于白熱化

湖南中原研究院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22年長沙內六區(qū)商品住宅預計新增供應1749萬方,主力外擴,核心集中在長沙縣與望城區(qū)。尤其是在第三輪集中土拍中,望城區(qū)成功出讓14宗地塊,新房供應也將迎來一輪井噴。

由于近6個月去化流速放緩,去化周期預計將達到需要12.8個月。與此同時,板塊分化依舊明顯。2022年商品住宅預計新增供應量集中在麓谷谷山、濱水新城、高鐵新城及含浦洋湖垸,其中含浦洋湖垸與麓谷谷山去化壓力偏小,而受市場活躍度影響,中心、泉塘、隆平高科等片區(qū)去化相對緩慢。

湖南中原研究院預計,2022年長沙六區(qū)一縣160㎡以上住宅大戶型仍將攀升,預計有202萬方待入市,總貨值預計達到322億元。其中岳麓區(qū)分別占比40%,且去化壓力最短。內五區(qū)預計整體去化周期9個月,壓力偏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chuàng)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舉報郵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