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駕駛人朋友
都知道開車上高速公路前
要規(guī)劃好路線
避免在行車途中因不熟悉路況
給自己帶來不必須的麻煩
同時
一定要遵法守規(guī) 文明出行
否則很有可能像
接下來這幾位駕駛人一樣
付出沉重的代價
01
小車錯過出口后違法變道+違停,差點被后方大貨車壓扁
4月8日17時許
龍某駕車在滬昆高速株洲段行駛時
不小心錯過了匝道出口
他不顧后方來車違法變道、違停
導致一輛正常行駛的大貨車避讓不及
與其駕駛的小車發(fā)生追尾并側翻
視頻顯示
小車差一點就被側翻的大貨車壓扁了
現(xiàn)場十分驚險
龍某交代,行至事發(fā)路段時,他以為走錯了路,便違法變道,將車停在慢速車道上查看路牌,最終導致了事故的發(fā)生。因駕駛機動車違反禁止標線指示行駛、在高速公路行車道上停車、變更車道時影響正常行駛的機動車的違法行為,龍某被依法處罰。龍某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所幸兩車人員均系了安全帶沒有受傷。
02
小車錯過出口后 強行變道被撞飛
4月3日13時許,王某駕駛小車在滬昆高速懷化段行駛時不小心錯過了出口匝道,但她不顧后方來車違法變道,致使一輛正常行駛的大貨車避讓不及,直接將其駕駛的小車撞上防撞桶,所幸兩車人員都系了安全帶沒有受傷。
王某交代,她駕車行至事發(fā)路段時,發(fā)現(xiàn)走錯路了,便想著趕緊變道駛入匝道,不料一瞬間事故發(fā)生了。
因駕駛機動車違反禁止標線指示行駛、變更車道時影響正常行駛的機動車的違法行為,王某被依法處罰。王某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03
小車錯過出口后違法變道釀事故
4月21日17時許,趙某駕車在長沙繞城高速行駛中,在即將錯過匝道出口時,為圖省事不顧后方來車違法變道,致使一輛正常行駛的小車避讓不及,與之發(fā)生追尾。所幸兩車人員都系了安全帶沒有受傷。趙某交代,開車時未注意觀察提示牌,發(fā)現(xiàn)走錯了路后,想通過降速、違法變道糾正,這才導致了事故發(fā)生。
因變更車道時影響正常行駛的機動車的違法行為,趙某被依法處罰。趙某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看完了這案例
毫不夸張地說
在高速公路上違法停車、突然變道……
這些危險的行為
無異于“自殺”甚至“謀殺”
分分鐘會讓自己或他人
付出慘重的代價
錯過出口強行變道 被水泥罐車撞擊1死2傷
2019年5月26日15時許,在海南省海囗繞城高速丘?;ネㄌ幇l(fā)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輛小轎車被水泥罐車撞上,致1死2傷。調(diào)查顯示,被撞的小轎車因即將錯過出口、緊急從左側快車道強行右拐、連續(xù)變道至最右車道,結果被最右車道上駛來的水泥罐車追尾。事故最終造成小轎車后排三人1死2傷。(來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高速突然變道,后車避讓不及引發(fā)事故
▲高速上快速車道臨時停車,引發(fā)事故
五一假期即將來臨
各位小伙伴在高速公路行車時
怎樣防止走錯路口
錯過出口到底又該怎么做?
趕緊再補一下課
↓↓↓
高速交警提醒
1
發(fā)現(xiàn)錯過出口后,千萬不要在路上停車、違法變道甚至倒車、逆行,高速上車輛的車速通常很快,如果前方車輛突然停車,后方車輛很容易因避讓不及發(fā)生追尾,同時也容易引發(fā)連環(huán)追尾事故。
2
“將錯就錯”——發(fā)現(xiàn)自己即將錯過高速出口,并且已經(jīng)不具備變道駛入出口匝道條件時,就坦然前行至下一出口下高速,然后重新規(guī)劃自己駛往目的地的路線即可。雖然多花了一些時間,但避免了因強行變道給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安全帶來危險。
3
提醒駕駛人朋友,設置導航、查閱路線等工作應在上高速之前完成,或者選擇將車輛停在服務區(qū)等安全地帶后進行,切忌在高速上隨意停車。在高速上發(fā)生事故或車輛出現(xiàn)故障,一定要牢記保命“九字訣”——車靠邊 人撤離 即報警。
車靠邊:發(fā)生事故后,車子能移動的,應迅速將車輛移至右側硬路肩或者就近出口駛離;
人撤離:發(fā)生事故后,無論車輛能否移動,駕乘人員不要留在車內(nèi),也不要在高速公路上逗留,應迅速轉移至護欄外等安全地帶;
即報警:駕乘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后,立即撥打12122高速公路報警電話報警。
4
如何防止走錯路口?
① 出車前仔細查看地圖,合理規(guī)劃行程路線,牢記各個匝道口和下高速出口;行車過程中也可以讓坐在副駕駛的乘客為你導航提示。
② 行車中注意觀察高速路上的提示牌,提前并入右側車道。
③ 即將到達匝道口或下高速路口之前,不要在快速車道上行駛,避免由于正常行駛車道和右側車道車輛過多,自己無法向右變道。切忌連續(xù)高速變道強行駛入匝道!
知危險會避險 安全文明出行
祝大家出行平安!
素 材:懷化、長沙、株洲支隊
編 輯:夏 明
編 審:伍波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chuàng)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舉報郵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