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沙,有這么一家“暖心廚房”

7元兩頓飯,5年未漲價

它是小區(qū)內(nèi)600多位老人的溫馨港灣

家常的“三菜一湯”,撫胃又撫心

每天上午11點

天心區(qū)金盆嶺街道赤嶺路社區(qū)

二機小區(qū)的文化活動中心便會準時

奏響鍋碗瓢盆的“交響樂

“暖心廚房”內(nèi)

侯利純和她的愛人已經(jīng)忙碌起來

洗菜、切菜、炒菜

不一會兒的功夫

濃郁的香氣彌漫了整個廚房

來吃飯的老人

都會在前一天晚上跟侯利純報餐

好讓她確定每天用餐的人數(shù)

在“暖心廚房”工作的這幾年

她早已對每一位老人的口味熟記于心

“三菜一湯”,葷素搭配, 營養(yǎng)均衡

為了照顧到每位老人的口味和需求

侯利純都會提前制定好一周的菜譜

為了保證菜品新鮮

夫妻倆早上6點就會去附近的菜市場采購

每天來“暖心廚房”用餐的老人有30人左右

全靠侯利純夫妻二人招呼

這份工作確實辛苦,但我心里一點也不苦!

我把他們當父母一樣看待

他們也打心眼里認我這個女兒

侯利純的精神也打動了自己的老伴

今年已年過80的黃岳臨

堅持不要一分錢為“暖心廚房” 義務服務

這一干就是5年!

來用餐的爺爺奶奶紛紛稱贊道

伙食非常好,又干凈又便宜又合口味

從2015年開始

赤嶺路社區(qū)針對轄區(qū)內(nèi)65歲以上老人

特別打造了“暖心廚房”

該項目屬于“愛心天心,金福工程”民生項目

運營費用由金盆嶺街道民生資金提供

5年時間物價上漲,7元兩餐的標準也從未變過

隨著“居家養(yǎng)老服務”在基層的落地生根

除“暖心廚房”免費向低保,殘障老人開放

金盆嶺街道還積極探索新模式

通過 訂餐點實地綜合考察與酒店開展合作

再由社區(qū)安排專人取餐送餐

將餐食送到行動不便的老人手中

“暖心送餐”服務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中秋節(jié),社區(qū)志愿者與老人們一起包包子。)

2019年,經(jīng)過改造后的居民文化活動中心

擴充面積達到450平米

老人們不僅能在這里用餐

還可以在茶余飯后聊天、小憩、休閑

(“情暖金秋·團圓赤嶺”主題活動)

用真心實意呵護“最美夕陽紅”

用精細化管理“繡”出城市品質(zhì)

“鄰里幫扶”的和諧社區(qū)環(huán)境讓老人們真正實現(xiàn)

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依、老有所安

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又重新找到“家”的感覺

雖然秋意漸濃,蟬噤荷殘

但社區(qū)里溫暖猶在

“暖心廚房”的煙火味、鍋碗聲

活動中心里老人們的歡聲笑語

讓人如沐春風

“暖心廚房”,愛和溫情的故事

還會一直延續(xù)!

源丨長沙發(fā)布

者丨譚嘯宇 通訊員 丨方謝瑩

編輯丨小魚兒 校對丨李文焱

審核丨杜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chuàng)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舉報郵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