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一天回到家,最舒服的莫過于洗個熱水澡~
然而,有人卻洗出皮膚病,洗出失眠,洗出四肢乏力,甚至洗出腦中風……
可見洗澡這事,馬虎不得。
尤其是下面幾個錯,很多人都在犯,大家趕緊對照一下自己,有的趕緊改!
洗澡千萬別犯3個錯,否則從頭傷到腳!
洗澡水溫過高
水溫過高, 會過多帶走皮膚表面的油脂,使得本來就干燥的皮膚更加干燥,甚至刺癢、皸裂。
洗熱水澡時,皮膚表面血管擴張,血液涌至皮膚,腦部及內(nèi)臟的血液供應(yīng)會相對減少。
如果水溫過高,腦部、內(nèi)臟就可能缺血, 從而導致心慌、胸悶、頭暈等不適,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低血壓,甚至休克。
所以,已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基礎(chǔ)性疾病的人更不能洗“高溫澡”。
那么,水溫多高算“太高”呢?
建議大家, 洗澡時水溫保持在37℃左右最好,最高不要超過42℃。
另外,同樣不建議長時間在熱水池里泡澡,或者頻繁地、長時間泡溫泉。
睡前洗熱水澡
人體的軀干溫度下降、手腳溫暖時,才是進入睡眠的最佳狀態(tài)。
剛洗完熱水澡,軀干溫度較高,馬上就上床睡覺,容易睡不踏實、睡不著。
大家可以在 睡前1.5~2小時洗澡,讓體溫上升。接著,身體自動調(diào)節(jié)溫度,2個小時后,軀干溫度有所下降,更易產(chǎn)生睡意。
有些手腳冰涼的朋友,如果覺得影響睡眠,可以穿著襪子睡覺,也可以在睡前用溫水泡腳。
睡前用溫水泡腳15分鐘左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水里加點生姜、肉桂,效果會更好;
泡腳時,雙腳內(nèi)外腳踝互相摩擦,刺激腳踝附近的穴位,也有助于睡眠。
搓澡太用力
很多人習慣在洗澡時搓“泥”,特別是北方朋友們,不搓搓總覺得沒洗干凈。
但凡事都講究個度。用力搓澡,你是爽了,皮膚卻很受傷。
搓太猛,會破壞皮膚角質(zhì)層,加快水分流失,導致皮膚干燥、瘙癢,還可能引起皮膚過敏、皮炎等問題。
所以,搓澡時千萬要注意力度。
另外,還有一些洗澡時的注意事項,小編也一并說說~
注意這5點,洗個“健康澡”
1. 次數(shù)不宜過勤,時間不宜過長
洗澡太頻繁,會把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保護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膚瘙癢,皮膚的抵抗力也會減弱,容易得皮膚病。
我國南北方的洗澡習慣差異大,不管如何,洗澡頻率要因人而異。
很多南方人習慣每天洗澡,不洗不舒服,那洗澡時不必每次都用沐浴露,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用水沖一沖浮塵也足夠了。
在比較干冷的地區(qū),一般每周洗一至兩次澡即可,皮脂腺分泌旺盛的,可適當增加次數(shù)。
另外,長時間洗澡,也會加速皮膚的水分流失,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洗澡時間, 建議每次洗澡不要超過20分鐘。
2. 空腹、剛吃完飯時,不要洗澡
洗澡會消耗體能,空腹狀態(tài)下洗澡容易導致低血糖,從而出現(xiàn)頭暈、四肢乏力,甚至暈厥。
飯后立即洗澡也不好,會使腹腔血液供應(yīng)減少,從而影響消化, 所以最好是飯后半小時再洗澡。
3. 洗澡前,喝杯溫水
洗澡后會有口渴的感覺,這是因為洗澡時皮膚會排汗,導致身體失水。
所以,建議在洗澡前喝杯溫水,補充體內(nèi)水分,避免發(fā)生低血壓等狀況。
4. 浴室通風要做好
浴室通風不良加之悶熱潮濕,氣壓較低,易讓人缺氧。
所以,洗澡時不要緊閉門窗, 最好打開排氣扇,或門窗留出縫隙。
5. 謹防漏電漏氣
家里用電熱水器的,一定要注意防止漏電觸電,洗澡時最好關(guān)掉熱水器電源。
用燃氣熱水器的,最好不要將熱水器安在浴室內(nèi),而且須將排氣設(shè)施安置妥當,避免發(fā)生漏氣。
-《中國家庭醫(yī)生》雜志社新媒體中心原創(chuàng)出品 -
轉(zhuǎn)載須得授權(quán),侵權(quán)必究
編輯:江鳥
點個贊點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chuàng)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
舉報郵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