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中國人互相問候時常把“吃了嗎?”掛在嘴邊,由此可見吃在國人心中的地位。
中國地大物博,由于地理位置和氣候的不同,南北方在飲食文化上也有著不小的差異。北方喜歡吃饅頭,南方喜歡吃米飯;北方喜歡吃面,南方則喜歡吃米粉。
說到南方的粉,種類可謂是五花八門、琳瑯滿目,每個人都能在茫茫粉海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而對于許多像小編這樣生長在南方的吃貨來說,和朋友之間最心照不宣的默契,也許就是約著一起嗦一碗米粉那么簡單了~
有些北方的小伙伴可能還不知道“嗦粉”是什么意思。(南方的朋友請回避一下)
“嗦粉”指的就是吃米粉,之所以叫“嗦粉”,是因為吃米粉時發(fā)出“suo”的聲音,另外“suo”在當?shù)胤窖灾幸灿形车囊馑?,形容吃米粉時好吃到能讓人上癮的感覺。
那么問題來了,中國南方那么大,那么多省份,到底都有哪些好吃的米粉?
今天《世界潮我看》就帶你一起去看看,那一碗碗熱氣騰騰、令人胃口大開的米粉。
湖南 長沙
湖南有句老話講,“早晨嗦碗粉,神仙站不穩(wěn)”。
那一根根在笊籬里“玉體橫陳”的粉條,正是讓弗蘭人每天早早出門的最大動力,而這一高一矮兩條小板凳,就是開啟美好一天的“天梯”!
粉里頭再加個蛋或者油條,足以讓食客們蹲在路邊,享受面前的小世界。
相比于其他市州在粉條、湯汁上做文章,“碼子”,是真正為長沙米粉注入靈魂的點睛之筆?;蛘?、或煨、或炒,長沙味道就從這三類碼子滲透到米粉的每個角落。
炒碼講究現(xiàn)吃現(xiàn)炒,凡是湘菜里有的,幾乎都能成為粉的碼子。由此可想而知,炒碼粉的款式有多豐富,無疑是對選擇恐懼癥患者“最大的惡意”了。
作為湘菜里的經(jīng)典IP,辣椒炒肉一定是米粉碼子中最韻味的一種。
而對于不怎么嗜辣的食客來說,一碗鮮香嫩滑的寒菌粉則是秋冬季最好的饋贈。
煨碼,是一種將食材先做處理,然后用小火慢慢燒至湯汁粘稠的烹飪技藝。
傳統(tǒng)的長沙米粉有五大煨碼:肉絲、雜醬、醬汁、牛肉、酸辣,各具風味。
而蒸碼,則是一種預判的智慧。歷經(jīng)蒸氣的洗禮,直到開箱的那一刻,所有的味道才凝聚在一起。
肉餅蒸蛋可謂是其中最具特色的蒸碼。
一缽一蛋一肉餅,層次分明地進入蒸箱,飽滿圓潤地成型。
簡單的食材,獨特的味道,慰藉著長沙這座幸福之都下最灑脫的靈魂。
廣西 南寧
“草經(jīng)冬而不枯,花非春而常開”,南寧,一座四季鮮花常開的城市。
在這座城市的街頭巷弄里,星羅棋布的無數(shù)粉店,給予了南寧被稱為“粉都”的底氣。
凡是對廣西米粉稍有了解的食客,都不會不知道螺螄粉的大名,對其評價的兩極分化,更是令螺螄粉成為美食界的一朵奇葩。
不喜歡的,光是想起來都忍不住撇嘴巴、捏鼻子,喜歡的,即便是遠隔千里也總是牽腸掛肚。
制作一碗地道的螺螄粉,得從粉的選擇開始。必須使用精選陳米做成的干圓米粉。煮熟后嫩滑彈牙,即使煮軟也不會像面條一樣,一夾就斷,軟也軟得很勁道。
外地人可能不習慣螺螄粉湯辣和腥的味道,而這恰恰是螺螄粉最大的特色。精心熬制數(shù)小時的螺螄湯,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燥,辣而不火,香而不膩的獨特風味。
地道的螺螄粉都會帶著一股濃濃的奇葩“臭”味,這味道就來源于其靈魂——酸筍,它是新鮮筍經(jīng)工藝發(fā)酵后酸化而成。這“臭味”讓許多人“退避三舍”,但對于“無臭不歡螺”的老饕來說,必須“有內(nèi)味了”才能聞之開胃、食之打滾。
嗦上一碗螺螄粉,感受嗅覺與味覺的雙重刺激,直教人頭皮發(fā)麻、欲罷不能!
貴州
區(qū)別于長沙碼子的多樣選擇和螺螄粉的風味獨特,貴州的酸湯粉倚仗它的酸勁獨樹一幟。
酸湯的制作是貴州飲食文化的一張名片,最初的酸湯是用釀酒后的尾酒制成,后改用熱米湯,經(jīng)自然發(fā)酵及其它許多做法,而最被人追捧的還是用西紅柿和辣椒發(fā)酵制成的紅酸湯。
西紅柿是酸湯最本質(zhì)的來源,后又加入辣椒、生姜、鹽、雞精等增加酸湯味覺的層次,而干辣椒是增加酸湯香味的秘方。將制好的酸湯封存后自然發(fā)酵,時間會賦予它最純粹的味道。
云南 昆明
“過橋米線 汽鍋雞
菌子火鍋是好東西
整個粑粑再加點燒餌塊
鹵米線 鹵餌絲要甩一大缽
大救駕還有滇八件
嫌麻煩 去甩碗豆花米線
烤鴨不僅北京有
宜良的比它更勝一籌”
如果說對云南美食的選擇有一百種,那米線就是不需要選擇的那一款。
云南人說的米線,可不僅僅是過橋米線,炒的、涼拌的、煮的,數(shù)不清的吃法可以讓你一個月不重樣。小鍋米線則是云南昆明人最喜歡的米線烹飪方法。
所謂小鍋米線,就是一鍋一碗米線,依次放入各種食材慢慢燉煮,米線在熱湯中與配料的味道進行完美的融合。
等湯翻騰起來,噴香的辣椒油往上一澆,出鍋!一碗讓老昆明人魂牽夢繞的小鍋米線就做好了。
廣東 廣州
中國美食千千萬,粥粉面飯占一半!
在廣府地方,最具代表性的街頭小食也正是這四種。
廣式腸粉,廣州一人食早餐的代表,“白如玉,薄如紙,爽滑微韌,味道鮮美”。毫不夸張地說,腸粉是廣州人的大眾情人。
最低調(diào)的店面里,往往藏著最地道的美味,街頭巷尾來一碟傳統(tǒng)布拉腸粉,令人回味無窮。
從倒米漿、入蒸籠、拉出、令粉皮與布分離,這一系列繁瑣又統(tǒng)一的步驟,都在幾分鐘內(nèi)完成。出碟之際,濃濃的米香一步到胃,還沒下嘴就開始咽口水啦!
傳統(tǒng)腸粉的制作除了布拉腸粉,窩籃拉腸也必須有名字!
窩籃拉腸的容器是一個臉盆大小的竹籃,腸粉師傅兩手抓住窩籃兩端,360度大旋轉(zhuǎn),讓米漿均勻地鋪滿整個窩籃。
制作工藝限制了出品效率,所以懂得靈活創(chuàng)新的廣州人發(fā)明了新的拉腸工具——腸粉“抽屜”,不僅提高了早餐效率,腸粉口味也更加豐富。
有一種味道叫童年的味道,有一種腸粉叫街頭巷尾的腸粉。在熱氣直冒的氤氳里,一碟色香味俱全的腸粉聚集著這個城市的元氣,鎖住了多少廣州人一生的味蕾記憶。
一座城市,一種煙火。一吸一溜之間,藏匿在大米中的飲食密碼,在花樣百出的各式風味中被解析得淋漓盡致,你我之間的距離也在這一碗米粉的香氣中慢慢拉近……
更多精彩,敬請鎖定湖南國際頻道《世界潮我看·一起約粉的日常》。
收看方式:湖南國際頻道現(xiàn)已覆蓋全球230個國家和地區(qū),電視用戶可調(diào)頻進行收看,網(wǎng)絡用戶可通過芒果TV的“直播頁面→電視臺→國際頻道”進行在線收看。
人文/旅游/美食/體驗
文化屬性+國際范兒
深耕文旅,挖掘地域特色
湖南國際頻道潮文化節(jié)目帶重頭自制欄目
每周三18:20
世界潮我看!
監(jiān)制/任帥
主編/諶偉春
編輯/李蕾蕾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chuàng)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舉報郵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