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癌癥患者,1個傾家蕩產(chǎn)治療,1個各地游山玩水,誰的選擇更對
癌癥,總是和“死亡”聯(lián)絡在一同。特別是查出“癌癥晚期”時,患者和家眷常會墮入兩難的境地,有人以為應該繼續(xù)治療,各種辦法都要試一試,希望能延長生存期;另一種人則想放棄治療,回家走完最后的一段路。
得了癌癥,到底是選擇繼續(xù)治療,還是放棄回家呢?本文的兩位主人公,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一、肝癌晚期:別再治了,疼得受不了
李奶奶,75歲,肝癌晚期。確診癌癥后,李奶奶請求兒女出錢給她治療,由于她置信“好死不如賴活著”。但高齡的身體接受不住化療的反響,在承受了第一次化療后,她渾身無力,吃什么都會吐,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
到了化療后期,她更是渾身疼痛,常常發(fā)出痛苦的嗟嘆聲,嘴里胡亂嘀咕著什么,認識不清。此時,李奶奶已然不想繼續(xù)治療了,但還沒等到出院,她的身體狀況就相持不下,被送進特護病房,一周后便離世了。
李奶奶離世后,子女的生活也不好過。他們的家庭收入不高,之前為了治病四處向親戚朋友借錢,東拼西湊把治療費湊齊。往常家里沒剩幾存款,葬禮只能一切從簡。
“沒有懊悔,我們滿足了媽媽的想法,固然沒嘗試勝利,但也盡力了?!泵慨斢腥藛柶疬@件事時,兒子總會這樣回應。
二、乳腺癌晚期:和老伴一同自駕游,一走就是13年
高阿姨,47歲時確診乳腺癌晚期。剛得知患癌時,她和老伴都不敢置信,去了好幾家大醫(yī)院做檢查,但得到的說法都相同。
面對這樣的結果,夫妻兩人深受打擊,只能承受要化療的事實。但化療的過程異常痛苦,在承受幾次化療后,高阿姨的病情只是略有好轉(zhuǎn),整體評價不算好。
看見妻子被化療折磨得不成人樣,老伴非常痛心。深思熟慮后,他決議辭掉工作,帶妻子進來旅游,高快樂興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高阿姨也不愿意繼續(xù)待在病房里,整天對著四面白墻。剛結婚時,她和老伴就定下商定,退休后一同游遍中國,只是沒想到會遭遇癌癥。
不久后,兩人開啟了自駕游,四處游山玩水。在這過程中,高阿姨有在按時服用攜帶的藥物,身體情況沒有繼續(xù)惡化,反而心情變好,整個人變得愈加精神、積極了。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趟屬于兩人的自駕游一走便是13年。
三、癌癥,要不要治?
癌癥專家何裕民教授以為,除了遺傳,大局部癌癥是長期生活、飲食習氣不良誘發(fā)的,也有患者是被“嚇死”或是“亂治而死”的。
許多病人在沒有查出癌癥前,一切都還好好的。可一旦得知本人患癌,還沒開端治療,他們就被癌癥嚇倒了,以至心態(tài)深受打擊,悶悶不樂,影響治療效果。
還有一些癌癥患者,特別是七八十歲的老年患者,身體素質(zhì)不合適手術、放化療等治療。此時采取激進治療,有助于進步生活質(zhì)量,完成帶癌生存,延長生存期。但有的家眷堅決要給老人實行手術或化療,追求“徹底根治”,最終招致老人身上插滿管子,在痛苦中死去。
也有人在確診癌癥后,不信任醫(yī)院里的正軌治療,為了活得更久,就去嘗試各種偏方,一頓亂補,最終因治療不當,加速病情開展。
其實,世界衛(wèi)生組織早就給出結論:1/3的癌癥是能夠治愈的。臨床數(shù)據(jù)也標明,癌癥患者經(jīng)過科學、標準的治療,完整有希望完成臨床治愈。
癌癥治療有3個關鍵字——科學、合理和綜合。醫(yī)生需求對患者實行全面評價,在依據(jù)病理類型、分期、身體情況等,選擇適宜的治療計劃,同時防止過度治療。只要這樣,才干進步患者的恢復幾率,最大水平地延長生存期,進步生活質(zhì)量。
在制定治療計劃時,醫(yī)生也會思索患者的經(jīng)濟才能。假如患者經(jīng)濟情況良好,在選擇治療辦法時有更多的余地;假如患者的經(jīng)濟比擬艱難,則要在保證根本療效的狀況下,盡可能選擇醫(yī)保能夠報銷的藥物,或者倡議患者參與臨床研討。
假如患者的病情已然走到“無可挽回”的地步,抗癌療法喪失效果,那么還能夠承受安寧療護或終末期治療,減少患者的痛苦,讓他們有威嚴地完畢生命。
總而言之,患癌后要不要治療是一個專業(yè)且復雜的問題,難以下決議性結論。面對癌癥,你是選擇奮力搏到最后一刻,還是各種緣由而放棄治療?無妨留下你的評論,與大家分享你的想法。
參考材料:
[1]晚期癌癥,治還是不治?.廣州日報,2013-02-06
[2]晚期患者的生命抉擇.生命時報,2017-08-28
[3]很多癌癥病人本不該死!癌癥專家的幾句忠告,說醒千萬人!.安康時報,2019-03-30
參考材料:
[1]晚期癌癥,治還是不治?.廣州日報,2013-02-06
[2]晚期患者的生命抉擇.生命時報,2017-08-28
[3]很多癌癥病人本不該死!癌癥專家的幾句忠告,說醒千萬人!.安康時報,2019-03-30
未經(jīng)作者允許受權,制止轉(zhuǎn)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chuàng)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舉報郵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
網(wǎng)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