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原創(chuàng) | 搜狐焦點長沙站
每一粒熬過冬天的種子,都有一個關于春天的夢想。
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一場地產自媒體發(fā)布會說了這樣一句話:告別2021年,意味著真正要和房地產行業(yè)的白金時代說再見。
而也就在歲末,旭輝地產CEO林峰在公眾號上發(fā)布文章《放棄幻想,青銅時代沒有春天》,文章稱,房地產的青銅時代已經降臨,黃金與白銀時代都已經一去不復返。
字里行間,道出市場對已經到來的2022年的情緒:悲觀與焦慮。其實,對于樓市可以抱有焦慮,但不必悲觀。
樓市發(fā)展降速,杜絕以往的激進態(tài)勢是新常態(tài)。對此,要保有平常心。其次,從近期的市場信號也可以明顯感知,政策已經到“底”。在2022年,市場將不會出現(xiàn)諸如去年緊鑼密鼓的打擊或收緊的樓市調控政策。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房地產仍是支柱產業(yè)。過去,現(xiàn)在,未來,這個行業(yè)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無可取代。
(圖片源于網絡)
在歷經過鎮(zhèn)痛期之后,房企紛紛意識到:10個鍋2個蓋的玩法行不通了。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的熱血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所以在去年下半年,不論是調控標兵長沙,還是其他各地,地方國企和現(xiàn)金流充裕的本土房企成為拿地主流。
有購房者咨詢:現(xiàn)在行情不好,公寓都降價打折,商品住宅也有特價房,是不是會出現(xiàn)大幅降價促銷?
從長沙市場來看,公寓市場層出不窮的降價潮,是因庫存量龐大,且房企在頭頂資金流的壓力之下,吃不上雞腿,也要啃一下雞骨頭,聊勝于無。
而整體房地產市場勢必將遵循“房住不炒”的主基調,這是現(xiàn)在和未來房地產長期發(fā)展,堅定不移的定調。在這一方針之下,鼓吹房價“暴漲”、“暴跌”的,都是忽悠。
2021年,被戲稱為樓市「不確定」元年。2022年,雖然前路的曙光仍未照亮。
諸如長沙,在新年首周商品房交易市場中,遭遇“滑鐵盧”,一手住宅成交696套,成交面積9.83萬方,環(huán)比均下跌66%。
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
(圖片源于網絡)
可以肯定的是,2022年,注定是以維穩(wěn)為重任,恢復信心的關鍵元年。所謂青銅時代,或是代表房地產的金融和投資屬性褪色,居住屬性開始顯現(xiàn)。正如中國的青銅,不論是過去的青銅器,還是作為現(xiàn)代工業(yè)生產的原材料,都是立足于使用價值,而這,也呼應“房住不炒”的政策之下,樓市對于使用價值的重新定性。
才剛剛開始的2022年,將走向何方?等待種子破土,時間的彩蛋,猜都猜不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個人觀點,與本站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真實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創(chuàng)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舉報郵箱:3220065589@qq.com,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
網友評論